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而食品机械也是制造业的一部分。广东打造制造业强省,当地食品机械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提高智能制造水平。
6日上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主办,新华网承办的“粤造粤强——广东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主题网络采访活动在广州启动。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据悉,本次采访活动是充分展现广东近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所取得新成效的重要举措。综观过往,作为中国制造大省和重要制造业基地的广东,经过近年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腾笼换鸟与凤凰涅槃并进的努力,制造业实力强劲。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随着成本要素价格的普遍上升,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还有土地资源和环境要素日益趋紧等,广东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迫切要求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争相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双向挤压”,广东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机遇,坚持创新发展战略,
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所取得新成效的重要举措。综观过往,作为中国制造大省和重要制造业基地的广东,经过近年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腾笼换鸟与凤凰涅槃并进的努力,制造业实力强劲。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随着成本要素价格的普遍上升,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还有土地资源和环境要素日益趋紧等,广东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迫切要求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争相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双向挤压”,广东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广东创造”转变,先后出台了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等多项政策文件,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提出未来10年将完成智能制造六大主要任务,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区和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快制造业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产业结构等方面看齐甚至超越*水平的脚步。
事实为证。2016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达到31917.39亿元。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分别为9.5%和11.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8个和5.0个百分点。由此也支撑着广东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走在*列。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12.05亿元,同比增长7.5%,经济总量连续28年稳居全国*位。
当前,广东正处在奋力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特别是*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了“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由此对广东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粤造粤强”在广州扬帆起航,接下来的4天里,由40余家中央媒体、主要和广东省内主要媒体以及智能制造业专家代表等60余人组成的全媒体采访团足迹将遍布广州、佛山、东莞、深圳四个地市,实地走访当地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企业、产学研平台和科研机构,深入挖掘各地市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集聚和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并与各地市负责人就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的新实践和新亮点进行面对面交流。可以想见,通过此次活动,大力宣传广东经济发展的新成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必将为广东落实“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精神,决胜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营造出积极的氛围,发挥出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广东将坚持制造业立省、制造业强省的战略定位,继续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的转变。按照规划,到2020年,广东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将达4000亿元,到2025年,广东将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化企业。有理由坚信,素有敢为人先、勇于争先的广东通过实干作为,一定能够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区和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